• 【新春走基层】团圆了!贵州沿河八旬老人寻亲记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2-03 07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    多彩贵州网讯(通讯员 田燕)乙巳年大年初三,田茂波一家早早出了门,因为今天他们有很重要的事要办,那就是帮他的岳父钟兴国老人寻乡。

    钟兴国老人今年84岁高龄,是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的村民。钟兴国介绍说,在模糊的印象中他依稀记得他的祖籍在重庆市彭水县附近,1949年彭水解放前夕遇战乱烧杀肆虐,不得已背离故里同自己的父亲逃难来到贵州,此后便在贵州安了家,当时他年纪尚不足十岁。

    思乡:故园东望路漫漫

    “我想下彭水看看!”钟兴国老人说,“我想回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我的老家。”

    在田茂波的印象里,打自己结婚以来这是他岳父第一次踏上回乡的归途。

    钟兴国老人踏上跨省寻亲路

    彭水县位于武陵山区,地处乌江下游,与钟兴国老人现居地贵州省沿河县相距百余公里。

    “我是1949年从彭水逃出来的。当时国民党军队强征民夫、抢夺物资。所以我的父亲便带着我和我的两个姐姐,跟随流民大部队,逃到了现在贵州沿河县域。”钟兴国老人跟家人讲述。

    1949年11月,解放军第12军从贵州沿河县北上,在夜间强渡乌江,利用竹筏、木船突破防线,直扑彭水,于当月16日解放彭水县城。

    “1958年曾经有一位老乡带我回来过,当时还没有通车路,这一趟我记得我们白天夜晚地走走了两天时间。后来生活困难,和老乡失去了联系,我自己记忆又模糊,不识文化,就再也没能回来过了。”钟兴国老人遗憾地说道。

    归途:笑问客从何处来

    1月31日下午1:30左右,钟兴国老人一家来到重庆摩围山收费站附近,进入彭水县城。

    “我记得我老家的地名好像是叫烂泥坨,隔彭水不远,大概一两公里的样子。”钟兴国老人跟他的家人说。

    “烂泥、烂泥地、烂泥坝……彭水地图上没有一个叫烂泥坨的地方,这可怎么找?”田茂波翻看着地图说道,“这有个烂泥坝隔我们800米,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地方?”

    “可能就是,可能就是,我们现在过去!”钟兴国回应道。

    进入烂泥坝,钟兴国老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感觉很陌生。

    “你们要找的烂泥坨不是这里,从来没有听老一辈说过这里叫烂泥坨哦。”附近的商店老板说。

    知道老人一家跨省为寻亲而来,商店老板热心地拨通了自己亲友的电话问询,电话那头传来声音:“这个烂泥坨我估计是在两江广场附近,应该是改名了,具体不清楚,你让他们去了那边问下当地的住户兴许能找到。”

    钟兴国和女婿田茂波向当地商店主询问